標籤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旅程〈一〉

若是〝沒有任何可以失去的,失去就不會變為恐懼〞,

得到的已然得到就不會失去,會失去的就從未獲得,

非邏輯性邏輯影響前提控管思維系統並形成某種〝認定〞以此劃界,

界限隔離了可能性,一個進行或一段旅程〈過程〉隱藏著啟動關鍵,

關鍵密碼在於觸發,帶動生命途徑並沒有方法,

當方法顯現時方法已然失去達到的效應力,指示所謂說法與做法中的差異列陣,

每個靈魂體有每個靈魂體的自我途徑以及其衍生進化的歷程〈與他靈魂全然無關〉,

得知已然得知時得知係被知悉,然而,一旦得知後的被知即失去其得知,

關鍵在於知無法得,被隱藏於途徑中的密碼必須臨在,

臨在會消失,所有的事物也都會消失,只有臨在被保留了,

如是並不符合頭腦的邏輯,頭腦有頭腦的針對性,要有一個形式,

有一個自我的形式進行貫穿自我的邏輯定位〈或許說有一個藉口〉成為發生或不發生的引力,

無論發生或不發生都不會存在於自我邏輯中〈該得到的跑不掉、不該得到的搶也搶不到〉,

至於得到是否被設定在〝有沒有需要之中〞,人需要空氣所以必須呼吸,但是沒有人會去注意呼吸,

觀照是需要,但是沒有人會去注意觀照,

人已然行走在旅程中必須走完行程,但是走完行程並非〝某種設定〞後在之前的消極標籤,

必須有〝有覺知的跟著感覺走〞,

行者行走在生命途徑上進行探索旅程中的所有可能性以及其非可能性超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